在妇科门诊,经常会有女性因白带异常、同房后出血等问题就诊,其中不少人被诊断为急性宫颈炎。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,急性宫颈炎如同宫颈发出的"警报"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。本文将从医学角度,带您全面了解这种疾病。
01
认识急性宫颈炎:
宫颈的"发炎信号"
急性宫颈炎是宫颈发生的急性炎症,主要累及宫颈内腺体的柱状上皮,有时也会波及宫颈外的鳞状上皮。它就像宫颈受到刺激或感染后发出的"求救信号",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:
- 感染性病因:性传播疾病是主要"元凶",其中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最为常见,约占感染性宫颈炎的50%。此外,单纯疱疹病毒、生殖支原体、阴道毛滴虫等也可能致病。值得注意的是,人乳头瘤病毒(HPV)虽不会直接引起炎症,但可能在宫颈病变中起辅助作用。
- 非感染性病因:机械或化学刺激是常见诱因。例如,子宫托、卫生棉条等异物摩擦宫颈,乳胶避孕套、阴道洗剂、杀精剂等化学物质刺激,甚至放疗、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贝赫切特综合征)也可能引发炎症。
展开剩余80%02
无声的威胁与明显的警示
急性宫颈炎的症状差异较大,约24%的患者可能无症状,仅在妇科检查时发现,而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:
- 典型体征:宫颈管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(黄色)分泌物,用棉签触碰宫颈容易出血(医学上称为"质脆")。
- 伴随症状:可能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、尿痛、尿频、同房疼痛、月经间期或同房后出血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若合并盆腔炎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,可能出现腹痛、发热等全身症状。
03
科学诊断:
从病史到实验室的全面评估
如果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,医生会通过以下步骤明确诊断:
1. 病史采集:详细询问性行为史(如性伴侣数量、安全套使用情况)、阴道卫生习惯(是否冲洗阴道)、年龄(<25岁风险较高),以及症状特点(分泌物颜色、出血时间等)。
2. 体格检查:通过阴道窥器观察宫颈是否有脓性分泌物或接触性出血,同时进行双合诊排除盆腔炎。
3. 实验室检测:
- 首选核酸扩增试验(NAAT)检测衣原体、淋病奈瑟菌,可用阴道拭子、宫颈样本或尿液检测,结果可靠。
- 阴道pH值检测、生理盐水湿片镜检可辅助判断是否合并阴道炎(如细菌性阴道病、滴虫感染)。
- 必要时检测生殖支原体,尤其是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。
04
规范治疗:
及时干预与避免误区
急性宫颈炎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、预防上行感染(如子宫内膜炎、盆腔炎)和性传播。治疗原则如下:
- 经验性治疗:由于感染性宫颈炎可能迅速进展,医生通常在明确病原体前就开始治疗,首选方案覆盖衣原体和淋病,例如:
- 多西环素100mg口服,每日2次,连用7天(首选);
- 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(替代方案)。
- 针对性治疗: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:
- 淋病:肌内注射头孢曲松(500mg或1g,根据体重);
- 滴虫感染:甲硝唑500mg口服,每日2次,连用7天,性伴侣需同时治疗;
- 细菌性阴道病:口服或局部使用甲硝唑、克林霉素;
- 单纯疱疹病毒:阿昔洛韦、泛昔洛韦等口服抗病毒药物。
- 特殊人群注意:孕妇避免使用多西环素和氟喹诺酮类,首选阿奇霉素;放置宫内节育器(IUD)者若合并感染,通常无需取出IUD,除非确诊放线菌感染。
05
预防与随访:
降低复发与长期风险
- 预防措施:
- 安全性行为:正确使用安全套,避免多个性伴侣;
- 避免刺激:减少阴道冲洗,选择无刺激性的卫生用品,避免滥用杀精剂;
- 定期筛查:25岁以下性活跃女性、有新性伴侣或高危行为者,每年筛查衣原体和淋病。
- 随访要点:
- 治疗后1-2周症状应缓解,若持续或复发,需重新评估病因,排除耐药或再次感染;
- 确诊衣原体、淋病或滴虫感染者,治疗后3个月需复查,因再感染率较高;
- 性伴侣需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,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(单剂疗法后7天或疗程结束后)。
发布于:浙江省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